【安全事务】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丨国政学人


【安全事务】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丨国政学人


简  介

【作者】哈什·V·潘特(Harsh V. Pant)是伦敦国王学院国际关系学教授,也是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Observer Research Foundation)战略研究项目的负责人。阿比西南·拉杰(Abhijnan Rej)是新德里观察家研究基金会战略研究项目的研究员。

编译邢戎

校对缪高意

审核李雯珲

来源Harsh V. Pant & Abhijnan Rej (2018) Is India Ready for the Indo-Pacific?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41:2, 47-61.DOI: 

10.1080/0163660X.2018.1485403

【期刊】《华盛顿季刊》(The Washington Quarterly),是一份全球性的安全事务杂志,提供有关全球战略的变化、趋势及其公共政策影响的观点。

【安全事务】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丨国政学人

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

Is India Ready for the Indo-Pacific?


【安全事务】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丨国政学人【安全事务】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丨国政学人

内容提要


2017年地缘政治上的一个重大发展就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当中首次将印太作为统一的战略单元进行官方阐述。这种发展是美国以及其他国家政府日益增长的共识:自从2013年中国外交政策变得强硬以来,未来发展不可能再像以往一样。这一正式命名对印度意义重大,它正式、官方地将印度纳入了美国的大战略中。在美国的定义中,印太海上空间包括了太平洋和一部分的印度洋,一直到印度的西海岸。然而,印度并未给出对这一概念的官方界定。从2015年印度海上安全战略中提到的首先其次的责任范围可以看出,印度的定义更为宽泛,包括整个西、中太平洋和整个印度洋。

本文将要阐述,有三个因素阻碍了印太概念在印度的实际施行。这些因素从印度地理上的东、北、西三方面发挥作用。在东面,战略、海军能力和概念的缺乏限制印度在西太平洋发挥更大作用;在北面,与中国权势的巨大差距,以及中印关系不确定的未来,都制约了印度在地区安全事务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在西面,印度和美国在西印度洋(尤其是巴基斯坦和伊朗问题)中的不同立场,使两国无法达成统一坚定的观点。这些分歧直接影响到美印未来的区域合作。最后,本文就美国如何帮助印度成为印太地区的领导力量提出政策建议。


文章导读


1

 


印度是否参与太平洋事务?






印度对于西太平洋和中国南海兴趣浓厚,体现在俄罗斯远东萨哈林-1项目海上油田的相应股份,以及与越南在中国南海合作的近海能源区块。尽管如此,印度并不愿意在西太平洋扮演过于嚣张的角色,这体现在印度拒绝参与美国提议的美印联合巡逻。这一行为背后的原因是三个方面的不足:战略上的,能力上的和概念意义上的。

战略上的不足既有理想层面,也有现实层面。在理想层面上,虽然印度海军认识到其利益已延伸至整个印度洋和西太平洋,但它还是会区分重要程度,所以使印太整体战略建构破裂。但是,现实层面战略的缺乏阻碍了印度在印度洋发挥更大作用。最好的例证就是印度弹道导弹战略核潜艇歼敌号Arihant。这艘军舰的推迟服役以及职责不明确,都是印度缺乏大战略的体现。

能力上的不足体现在印度海军的投送能力上。据估计,印度在2018-2019财年将会花费1.62%GDP在防务方面,而海军是印度武装部队在预算分配上份额最小的。且在中国海军的对比下,印度海军日益侏儒化。例如,2017年,中国拥有58艘战术潜艇,印度拥有14艘。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度舰队的规模保持不变,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有所增加。印度甚至在2015年至2017年间失去了一艘护卫舰,而中国增加了5艘。

第三点缺失是概念意义上的。自由航行在国际法上指的是所有国家的船只,包括民用和军用的,在其他国家的领海享有无害通行(该定义非常具体)的权利。而印度对于自由航行的理解与美国大相径庭。和中国一样,印度并不接受未经事前告知的外国船只经过其领海或者专属经济区。这一立场对任何假定的印度在中国南海的自由航行行动都有实际影响。印度担心一旦其在南海的自由航行立场上有所动摇,中国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安达曼和尼科巴群岛进行同样的巡逻。而且,印度对于区域内国家区域外国家有明显的区分,对印度洋始终秉持印度之洋的认知,就像中国对待南海问题时一样。

以上三种不足,是相互加强的。比如,在西太平洋上大战略的缺失使得其投送能力失去方向。印度和其战略伙伴对印度洋概念认知的显著差异导致在南海问题上不痛不痒的立场。最后,从务实的战略考虑上说,国家能力不足以及持续的陆上突发事件,继续阻碍印度在南亚次大陆的发展。


2





 在中国问题上改变语调

 

相比向东看,向北看更能根本地解释为什么印度无法在印太建构中发挥更大作用。20176月,驻扎在印中三国连接地带的印度军队发现中国军队的工兵分队在洞朗地区修路。一旦中国军队完成这个工程,就将会威胁到连接印度内地与西北邦之间的狭长地带。印度军队阻止了这一活动,造成三十年来中印之间最紧张的边境危机。这次洞朗对峙事件在20178月结束,双方决定给对方留个面子,同时撤出这一地带。然而对双边关系留下的创伤已成事实。就像2016-2017年两国间多次高调争执所显示的,超过4000公里的争议边界在两国间形成了令人担忧的局面。

20181月,印度对华态度又显示出180度的大转弯。这次转变既体现出印度的结构性忧虑,又体现出它对战略自主的坚持。战略自主,是印度不结盟外交政策在冷战后的新发展,指导着印度不要被任何单一大国牵着鼻子走。近年来,战略自主意味着印度与所有大国(包括中国)发展关系,没有某一个大国(美国)能够影响印度的外交政策。作为在危机后重置中印关系的机会,印度政府开始与中国高调接触,尤其是莫迪与习近平的武汉会晤。

一些结构性因素,以及出于现实主义的考虑,都显示出印度作为物质上更为薄弱的一方必须尽可能地将自2016年来逼近悬崖的中印关系稳定下来,这包括更多的合作。2018年重置关系的努力将中印关系拉回2014年,当时习主席是莫迪当选后第一批来访的领导人,而2015年,莫迪高调访华期间作出多项让步,比如单方面给予中国公民落地签待遇。

印度对华不断接近将对未来产生深刻影响,因为印度作为印太战略的关键要维持地区秩序,尤其是应对中国的修正主义。多边均势联盟总是会有搭便车和背叛等问题困扰,四边机制也不例外。印度重置对华关系是否也暗示着,为了在对华领土争端中获利,印度会策略性地促使四边机制变得更松散,就像俄中这样的从未达成任何实质结果的外长级协商机制?又或许这体现了印度外交的灵活性换句话说,印度的陆上领土压力将会对其在印太战略的定位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


3





 西面的不知

 

美印最主要的不和之处在于印度和美国在宝莱坞(孟买)海岸以及西印度洋和沿海的争议,尤其是在巴基斯坦和伊朗问题上。美印巴关系也对美印在东部的防务关系产生间接影响,阻碍了印度和美国军队之间互可操作性的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与印度的位置有关,因为印度处于美国太平洋司令部(PACOM)和美国中央司令部(CENTCOM)之间。

美国想要把印度定位为印太地区的主导力量,但组织架构存在问题,印度处于美国昔日的太平洋司令部(PACOM)责任区域(AOR),而从历史上看,印度的麻烦一直与巴基斯坦有关,而这又属于中央司令的责任区域。印度在这一区域有着能源安全和移民利益。印度45%的原油进口来自海湾合作委员会(GCC)。有七百万到八百万的印度人生活在海湾国家,每年寄回的钱超过三百五十亿美元。早在2005年,印度精英阶层意识到,他们的国家正处于两个强大的指挥部之间。这一问题被放大,是因为印度海军和昔日太平洋司令部间联系日益紧密,而印度的西部海军司令部与美国中央司令部的海军却联系不多。

至于在巴基斯坦问题中,印度和美国也有分歧。印度精英人士认为美国对巴基斯坦的控制力不够,尤其是为了在阿富汗反恐问题上获得巴基斯坦的支持总是安抚它。2017年美国五角大楼向国会申请取消偿还巴基斯坦反恐费用,印度人将其视为美国中央司令部对巴基斯坦的优遇。

最后一点是伊朗问题。印度和伊朗的紧密关系始终让西方深感担忧,尤其是2008年美印签署民用核协议时,美国政界对此议论纷纷。印度希望伊朗能发展恰巴哈尔港(Chabahar,作为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替换方案,也作为连接深居内陆的阿富汗的替代路线。该港口靠近霍尔木兹海峡,2016年印度根据印度伊朗阿富汗建立国际运输和过境走廊三边协定为其发展投入了5亿美元。虽然美国2015年签署《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后,美伊关系走上正常化之路。然而现在特朗普政府对伊朗的态度越来越强硬,最近从全面协议中退出,尚不明确美国对印度和伊朗关系的底线在哪。挑战在于印度政府如何在美国重新开启对伊制裁的情况下发展与伊朗恰巴哈尔港的商业贸易,这也是印度和美国关于印太战略的一个分歧所在。


4





 印度在印太地区的前路展望 


正如前文所述,印度要成为印太地区的力量还面临着结构上、政治上、构想上的困难。但还是有四条路能够使得印度更加接近这一目标。

首先,如果中印之间发生军事对抗(不仅仅是洞朗对峙的程度),将会促使印度扩大军事能力,与美国和其他西方大国结成事实上的联盟。即使没有严重的挑衅行为,印度也会在南海展开宣示存在的海上行动。

第二,印度和美国开展频繁的协商来形成对印太定义的共识。

第三,美国应该消除使得印度对华态度踌躇不定的核心忧虑。

最后,印度还抱怨美国不情愿与印度共享敏感技术,虽然美国有充足的理由这么做,比如技术转让需要国会许可。在印度发现自己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位置不明朗的时候让印度信服还有漫长的路要走。

奥巴马的重返亚太和取而代之的特朗普的自由开放的印太战略都巩固了印度在美国大战略中关键伙伴的地位。对印太战略关注度的上升也会促进美印双边关系发展。然而,正如我们曾说的,印度要走向印太舞台中央还有漫长的路要走。其在战略上、海军能力上、概念限制上的不足阻碍了印度在东部、太平洋发挥更大作用。而在西部,美印在恐怖主义、巴基斯坦、伊朗等问题上分歧重重,随着特朗普政府对伊朗采取强硬路线,这些分歧很可能会加剧。印度和中国的关系经历了两年动荡之后,印度积极修复与北方邻国的关系。中印关系重置的后果之一,可能是印度在挑战中国的不妥协态度时变得更加谨慎。为了使概念上的印度太平洋地区具有实质内容,美国和印度在为该地区制定一致的战略时,应该仔细界定和校准彼此的期望。 


本文由国政学人平台编译推荐

往期阅读

【重磅速递】约瑟夫·奈:美国霸权的兴衰:从威尔逊到特朗普 | 国政学人

【重磅推荐】巴里·布赞:英国学派视角下的中国崛起 | 国政学人

【重磅速递】米尔斯海默:注定失败: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的兴衰 | 国政学人

【IPE重磅】罗伯特·基欧汉: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新与旧 |国政学人

【百年国关】专题导言:巴黎和会后的百年国关 | 国政学人

【百年国关】复兴中国与凡尔赛遗产 | 国政学人

【百年国关】劳伦斯·弗里德曼:大国战争的兴衰 | 国政学人

【百年国关】一战后不同帝国的发展轨迹 | 国政学人

【百年国关】邝云峰:权力——世界政治中的威望 | 国政学人

【百年国关】历史在国际社会中的应用:从巴黎和会到现在 | 国政学人

【国际组织】IO杂志: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武力运用问题研究 | 国政学人

【国际秩序】为什么自由主义国际秩序理念将美国外交政策引入歧途?| 国政学人

【关系理论】“关系”:世界政治关系理论的中国话语 | 国政学人

【冲突研究】IO杂志:革命、独裁和国际冲突 | 国政学人

【丝路研究】新丝绸之路:来自欧洲的观点与视角 | 国政学人

【英国学派】张勇进:中国与全球国际社会中的自由主义等级制:实力与对规范变迁的协商 | 国政学人

【地区秩序】论经济实力的可转化性:中国经济崛起与东亚安全秩序 | 国政学人

【IPE研究】封闭的圈子:墨西哥离岸金融的政治 

【中俄关系】不得已的伙伴:系统-单元动态与中俄关系 | 国政学人

【IPE研究】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1934年体制”是如何形成的?| 国政学人

【现实主义】斯蒂芬·沃尔特:傲慢的终结与美国克制的新时代 | 国政学人

【理论批判】系统、层次与结构理论:沃尔兹的理论并非系统理论 | 国政学人

【外交政策】单极体系下的不和平状态与美国外交政策 | 国政学人

【欧洲研究】资本主义多样性与合规:加入欧盟后中东欧的经济改革 | 国政学人

【移民外交】国际政治中的移民外交 | 国政学人

【历史分析】国际关系中的历史偶然事件及其影响 | 国政学人

【理论研究】吴建树:权力、道德、均势、联盟与摩根索——汉斯·摩根索的经典现实主义思想再解读

【外交政策】建设更好的民族主义 | 国政学人

【全球治理】全球治理:一场关于普世价值的斗争 | 国政学人

【友谊国关】将友谊重新引入国际关系:从中国到西方的关系本体论

【移民研究】组织化伪善的移民救援 | 国政学人

【定量研究】政党实力和经济增长(Party Strength and Economic Growth)| 国政学人

【台湾学者】向骏:美国从“霸权稳定”到“霸凌不稳定” | 国政学人

【古代中国】张锋:古代中国的儒家对外政策传统 | 国政学人

【理论研究】霸权研究3.0版:霸权秩序理论

【理论研究】巴里·布赞等:重思日本: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偏见 | 国政学人

【收入问题】全球性收入不平等:历史与现实 | 国政学人

【国际组织】国家缘何退出国际组织?| 国政学人

【南亚研究】南亚对冲:中印竞争中经济和安全利益的平衡 | 国政学人

【外交政策】美国霸权的自我毁灭:华盛顿浪费了单极时代 | 国政学人

【外交事务】民族主义为何有效?| 国政学人

【定量研究】谁在欧洲议会中领导委员会? ——基于2014年欧洲议会选举的研究 | 国政学人

【定量研究】暴露于难民危机之中会让当地人更有敌意吗?| 国政学人

【恐怖主义】恐怖主义组织扩展数据(EDTG)的介绍——从1970年到2016年 | 国政学人

【印度研究】印度国家安全:挑战与困境 | 国政学人

【定量研究】赞助、信任和国家能力:庇护主义的历史轨迹 | 国政学人

【伊朗研究】比较伊朗伊斯兰革命前后威权政体的本质和领导能力 | 国政学人

【东亚研究】东亚的重叠式区域主义:决定因素和潜在影响 | 国政学人

【台湾学者】向骏:美中权力转移的陷阱 | 国政学人

【理论研究】单极世界为何不是和平的?| 国政学人

【理论研究】自由国际主义:历史轨迹与当代前景 | 国政学人

【理论研究】国际关系中的新主权观|国政学人

【战争研究】不确定的战争:克劳塞维茨在全球时代仍适用吗?|国政学人

【历史类比】克服西方历史想象的贫困:理解中国南海冲突的其他历史类比案例 | 国政学人

【区域重磅】阿米塔·阿查亚:重塑东南亚研究:自我怀疑、渴望和对比较的承诺 | 国政学人

【安全研究】打击军事力量的新时代:科技变化与核威慑的未来 |国政学人

【理论研究】砝码国家何以自抬身价?——两极格局下同盟政治中的“科林斯难题”研究

【中东研究】国际误识:以色列公共外交中的幽默政治和国家认同 | 国政学人

【IPE研究】公平贸易运动对内嵌自由主义的挑战 | 国政学人

【社群冲突】非洲农村社群冲突分析:剩男与一夫多妻的邻族 | 国政学人

【安全研究】核机会主义:一种在国际政治中国家如何使用核武器的理论 |国政学人

【外交事务】体制:美国政治危机的根本问题 | 国政学人

【安全研究】核裁军和化学武器裁军制度的终结 | 国政学人

【国际组织】联合国维和与防止性暴力|国政学人

【方法研究】我们应该在多大程度上信任乘积交互模型?改进实证研究的简单工具 | 国政学人


【安全事务】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丨国政学人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国政学人):【安全事务】印度准备好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了吗?丨国政学人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